
创新药板块,这个曾几何时的“冷门选手”,最近突然火了。11月才刚刚迈入下半段,一众创新药股票好似中了贤者之药,“气势汹汹”地一路飙红。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有6家公司引来了一波又一波机构的火热调研。而更令人关心的是,创新药行业这次是真的要翻身弄潮了吗?还是又一次“浇头冷饭”?毕竟,对普通人来说,能不能抓住这个“风口”,才是真正感兴趣的事。
要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看近期政策释放出的“暖风”有多么关键。2024年的医保谈判方案将在明年年初公布,但今年11月,一条重磅信号就让行业躁动了:官方透露将“探索商保创新药目录与医保目录的衔接”,药企和投资者都听得清清楚楚,这意味着即使创新药未能纳入医保,也有望通过商业保险覆盖。试想看,那些我们一直力不从心买不起的价贵创新药,终于有了另一条弯道超车的销售模式。数据显示,某保险平台已经率先将3款抗癌创新药纳入商业保险,仅半个月,这些药的投保人数就已经超过50万,同时药企销量飙升了30%以上。这显然是一剂破解难题的强效药,进一步反馈给市场的则是“稳定的政策预期”,有了明确方向,企业的研发动力自然大幅提升。
谈完政策,再来聊聊市场,国产创新药的“出海”正在上演令人亢奋的剧变。一抹亮眼的数据说明了问题:医药行业的统计显示,2024年1-10月,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合作数量达到了132起,交易总额直接破了1200亿美元,这可是比去年全年增长了25%呢!这背后不仅仅是数字增长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曾经被视为“高不可攀”的国际医药市场,如今对中国的创新药张开了怀抱。例如,百济神州10月底将一款治疗淋巴瘤的新药海外权益卖了18亿美元,成了今年单笔最大交易。而科伦药业也不甘示弱,拿着抗生素药物的东南亚市场份额大赚3.2亿美元。谁能想到,以前总靠国外药“打救”,如今却能出口自家产品,这份信心提振不可谓不强。
当然,这些风口下哪几家公司值得我们瞄一瞄呢?对于机构频繁“打卡”的那6家企业,普通人也不是一头雾水瞎跟风,得看看这些公司真正凭什么引人才愿意为之埋单。比如复星医药这个“老江湖”,把“老药换新包装”这招玩得炉火纯青,竟开发了一款治疗斑秃的药,预测年销售超15亿。而风头正劲的百济神州则靠淋巴瘤药“出海”赚得满堂彩,月销量直接蹭蹭上涨。看似神秘的百利天恒,凭借双抗药物技术,在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实验中干掉同行,效果硬是高出了10个点,都有潜力攀上市场半壁江山。
不过回到现实,普通人可长点心,听机构分析固然可参考,但天上砸“天选股”的事,轮到谁都别多想。创新药研发本就是高投入和高风险的买卖,临床试验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不小心“打钱打水漂”没商量;另外股价震荡剧烈,一旦风向稍许不对,那简直就像是玩过山车。
那么,你该关注的是什么?长期视角是关键。创新药不是互联网创业,讲一个好故事就能有人插泼钱。它需要政策护航、市场试水、技术积累和消费文化的全面塑造。慢工出细活,炒概念玩跟风是不可持续的。“投创新药股,别指望一口气吃成胖子”,有位老股民这样感叹道。每一个新药面世,都映射着无数场失败试验和漫长的坚守。
不过,不管是否参与投资,创新药行业的春天到来,终会为我们普通人带来利好。价格亲民的优质国产药替代昂贵的进口商品,将让更多人用药无忧;此外,行业一旦规模化发展,还会养出一波体面的就业机会:不光高薪研发,还有基层销售都算是就业红利。
当然啦,机会虽好,心态得正。要知道,能从长远看懂方向并且有耐心等风来的人,才是最终的赢家。环亚大潮涌来,你骑的是风口还是泡沫?在押上筹码之前,你想到答案了吗?
658配资-配资安全平台-低息配资炒股网-低息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