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奶的甜蜜陷阱!2岁宝宝门牙龋坏,母乳喂养这些细节必须警惕
> 图片直击
儿童牙齿防护,小心奶瓶龋
> 2岁宝宝大门牙龋坏!家长崩溃:"明明不喝奶粉,不吃零食,为什么还会这样?"
很多人都知道“奶瓶龋”这个词,也知道是奶粉中添加的“糖” 引起的。可是一贯被认为是婴幼儿更好喂养方式的“母乳喂养”,怎么也会导致孩子的牙齿出现这种问题?
🔍 真相关键点
1️⃣牙齿龋坏的原理:> - 细菌代谢糖类 → 生物酸 → 釉质脱矿 → 牙齿崩解(龋齿)
> - 糖类致龋性排序:
🍬蔗糖(最高致龋性) > 🍇葡萄糖 > 🌾麦芽糖 > 乳糖 > 🍎果糖>山梨醇、木糖醇(最低致龋性)
展开剩余77%> - 乳糖(母乳核心成分)可以被细菌代谢产生生物酸(虽然排序相对靠后,但并不是不会被细菌利用)
2️⃣夜间母乳喂养的**致命组合拳**> 唾液保护失效:睡眠时唾液分泌量↓50-90% ➡️酸蚀无缓冲
> 奶液长效浸泡:母乳滞留超20分钟 ➡️ 牙齿泡"酸液泳池"
3️⃣遗传易感性加重风险> ⚠️ 龋齿本质是“牙齿硬组织的细菌感染”!
> 高易感体质 + 高危喂养 = 牙齿"雪崩式"损坏
#儿牙拯救行动指南(牙医认证)
① 改善母乳喂养方式
> - 1岁前:喂奶后竖抱10分钟再入睡
> - 1岁后:逐渐停止睡前及夜间母乳喂养(包括奶粉)
② 定期检查+发现异常第一时间找牙医做治疗
专家结语:
>💌母乳仍是黄金口粮,但科学喂养才能守护笑容!*
>📌 孩子出牙就应做牙科检查!
儿牙科普作者简介北京大学儿童口腔医学硕士 、赛德阳光口腔儿科专家、中国非公医疗协会口腔预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王敏永医生
王敏永医生
北京大学儿童口腔医学硕士
赛德阳光口腔儿科专家
赛德阳光口腔预防及健康管理总监
曾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儿童口腔科医生
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专科委员会会员
中国非公医疗协会口腔预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经历:
2005-2008年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师从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专委会前任主任委员、北大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知名专家秦满教授;2008-2018年就职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二门诊部儿童口腔科,从事儿童口腔诊疗工作。多次获得优秀医疗工作奖;2010-2015年任第二门诊部儿童口腔科秘书;2018年-2023年就职于某连锁齿科,任儿童医疗及健康管理部总监;2021年获聘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客座教授;2023-至今就职于赛德阳光口腔。
主要贡献:
2018-2020年,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预防科主任郑树国教授指导下,建立并完善“儿童龋齿预防管理体系”。该体系截至2022.12累计为约6000名儿童提供龋齿预防会员服务,会员年均龋齿发生率降低至11%;
2018-2023年,带领预防保健团队持续为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和顺义区等十余所签约幼儿园和小学提供定期免费口腔检查和涂氟服务;
2021-2022年,主持开发儿童口腔预防保健专用管理软件系统,为数千名儿童提供专业口腔保健服务。
论文著作及科研: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对人乳牙牙髓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儿童牙外伤三维有限元分析.【2011年北大口腔第二门诊部基金支持研究项目】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对乳、恒牙牙髓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的比较》(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王敏永,王衣祥. 乳牙列色素沉着菌斑菌群分析. 【2015年北大口腔第二门诊部基金支持研究项目】
益生菌在儿童龋齿预防中的长期作用. 【2019-至今】
长期规律涂氟人群(儿童)口腔环境研究.【2021-至今】
发布于:北京市658配资-配资安全平台-低息配资炒股网-低息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