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后,敌人将毛泽东、朱德称为“匪首”,以抹黑他们的形象,煽动民众对他们率领的革命队伍的恐惧,同时通过高额悬赏制造“剿共”舆论,试图瓦解红军的政治基础。
蒋介石等人以政治污蔑配合军事威慑企图消灭朱毛红军。
在对井冈山进行军事“会剿”和中央苏区的军事“围剿”时,他们喊出“剿灭朱毛匪军”口号,为其“会剿”、“围剿”提供合法性依据,如1930年《江西民国日报》称“朱毛匪军”威胁“党国安全”。
敌人沿用称呼“土匪”冠以“匪首名字”的手法,不料这个手法在红军的宣传战中反制,反被革命队伍的转化利用。红军通过揭露敌人“匪首”称呼的荒谬性,反向宣传“朱毛”是“革命领袖”,如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以“朱毛红军”代指革命力量,强调其“代表工农利益”的本质。
展开剩余52%红军利用敌人“匪首”的污蔑,塑造“朱毛”与底层民众“同仇敌忾”的形象,在根据地宣传中称“朱毛是穷人的救星”,将“匪首”标签转化为“革命象征”,吸引更多群众支持,这获得了民间的认同,并且得到强化,使得“朱毛”不仅远离了“匪首”,反而成为“民众”的代名词、“红色领袖”的代名词,得以广泛传播。“朱毛”反成革命旗帜。
“朱毛”成为了一个不可分的组合后,后来在国际都传播出来了。1936年起美国记者斯诺等人前往延安采访(后来,不少中外记者抵达延安),然后撰文向外报道,将“朱毛”从“国民党眼中的匪首”转化为“中国革命的领袖”,如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称“朱毛是中国革命的灵魂”,一举扭转了国际舆论对中共及其领袖的偏见。
如果说这是中共一次反宣传战,恐怕在人类史上都绝无仅有的高明。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政治军事畅销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友情提示:该书已经出现盗版,购书请到正规书店。
发布于:山东省658配资-配资安全平台-低息配资炒股网-低息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